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 基地建设 > > 正文

基地工作

我校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自20064月经教育部批准设立以来,在学校党政班子领导下,积极推进基地的建设和发展、探索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的开展,为我校“大力推进文化素质教育,营造良好育人环境”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有益经验。学校历来都十分注重人文素质的培养,通过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融合,培养全面成长成才的高素质、复合型人才。在内涵发展阶段,学校作为国家级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不断强化人文素质教育特色。2007年,学校成立了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2010年,学校被评为北京市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经过多年的发展和建设,学校的文化素质教育工作得到了教育部门的认可,在社会上具备了良好声誉,在师生中产生了积极的景响,这些特色在不断强化中持续彰显

一、课程建设力度不断加强

学校在加强大学生人文素质教育的建设中,充分利用现有的教育资源和力量,协同各个部门开展共同建设、实行整体推进。在课程建设上,学校开设了“大学美育”“传统文化经典阅读”“大学语文”等公共课,筑牢学生的人文知识的基础。2008年,“大学美育”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同期开设的“大学语文”课程,也是学校长期坚持的一门重要人文素质课程。2008年还开设了“传统文化经典阅读”,讲授包括《周易》《论语》《道德经》等中国思想文化经典。学校还开设了百余门人文类的公共选修课程。2011年首批建设8门素质教育骨干课程,出版了《中西建筑十五讲》《文化创意十五讲》《语言文化十五讲》《生活美学十五讲》《中国戏曲十五讲》等5本教材。在师资队伍建设上,学校组建了由多个学院相关专业教师组成的文化素质教育教学团队,该团队在2007年被评为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

二、打造“四大节”校园品牌活动

在内涵发展阶段,学校不断提升“四大节”(包括大学生艺术节、文化节科学节、体育节)的景响力和辐射力,着力打造校园精品活动。2007年至2015年,学校组织“四大节”活动540余项,参与学生近20万人次。“四大节”活动形成了一批知名度高、影响力大、颇具特色的品牌活动,例如每年艺术节的“青春飞扬”校园歌手大赛、舞林大会、服装服饰创意大赛;文化节的中国传统文化庙会、国际文化节;体育节的篮球联赛、足球联赛;科学节的电子设计竞赛、PLC设计大赛等。这些竞赛活动,构建了一个大学生校园文化的品牌方阵,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了浓厚的氛围。经过“四大节”的熏陶与历练,学生文化素质显著提升,学校话剧队2012年、2015年两次夺得“金刺猬”全国大学生戏剧节最高奖,舞蹈队获得2015年北京市大学生舞蹈节展演一等奖。

三、开设“人文素质名家讲堂”

2007年起,学校陆续邀请国内外文、法、史、哲、艺等诸领域第流的专家学者来校开坛布道,如著名法学家江平教授、教育部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杨叔子院士、海协会副会长张铭清先生、著名海外学者成中英教授、著名艺术家叶毓中先生、著名汉学家顾彬教授都曾莅临学校为学生讲课。截至2015年底,名家讲堂已经成功举办了82期。长期坚持的高水准讲座受到学生的广泛欢迎,“人文素质名家讲堂”已经成为学校人文素质教育的品牌栏目,对塑造学生的人文品格,提升校园人文氛围起到了积极的推进作用。

四、编辑出版系列人文读物

学校自2008年开始编辑出版通识类读物—《大学生GE阅读》丛书,业已出版12辑。2014年,该系列从书被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评选为“全国素质教育优秀成果”二等奖。《思想与文化研究丛书》是学校编辑出版的学术专著类从书,已经出版24种。学校还出版了《新人文丛书》,邀请海内外一流专家共同参与,至2015年底共出版35种。此外,学校还编辑出版了《E声音》《人文思考与社会观察》等系列丛书13种。2008年至2016年初,学校共出版人文读物5大类84种。

五、积极建设学生自我教育平台

20083月,学校组织编写的《大学生谈素质—暨北方工业大学征文选》一书正式出版,这是国内第一本由大学生自己谈素质教育的书。时任教育部副部长的赵沁平同志阅读该书后,欣然题词:“素质教育以学生为本,学生成才以素质为本”,肯定了学校人文素质教育以学生为主体的工作思路和方向。后续,学校又组织编写出版了《大学生谈改革开放》(2010)、《我心中的中国梦》(2014)等多部学生自己撰写的书籍。这类出版学生自己的文章的书深受学生欢迎,成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思考、自我激励的重要平台。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