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 基地快讯 > > 正文

著名学者廖奔研究员做客我校“人文素质大讲堂”

2009年11月18日下午,著名学者廖奔先生莅临我校“人文素质大讲堂”,在第四教学楼十五层报告厅为我校师生做了一场精彩的学术讲座。讲座由我校党委副书记项进主持。

廖奔先生是中国社科院文学博士,伯克利加州大学博士后,现任中国文联书记处书记,研究员。他在戏曲史、民间文化遗产领域浸润多年,成果著作计有20余种,先后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优秀成果奖、“五个一工程”奖、国家图书奖、田汉戏剧理论奖等。

廖奔先生讲座的题目为“关于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他以亲赴韩国考察江陵端午祭假面舞和民族舞蹈的感受开场,分析了非物质文化遗产话题当前引发的学界争议,并阐明民间文化遗产研究和保护的重要性。他介绍了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口头传说、表演艺术、风俗礼仪和工艺技能等方面的内容,并重点介绍了中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联合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所处的地位。目前,联合国2001-2009年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全部项目有166个,中国有26个,占16%。其中,主要的是地方剧种,包括昆曲、新疆木卡姆、粤剧、藏戏、贵州侗族大歌等。从数量上看,中国是理所应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大国。随后,廖先生分析了形成这种状况的主要原因。他认为中国历史悠久,虽有战乱,却坚持延续至今。早在秦代开始形成的较为森严的中央集权政体,后结合礼乐文化使统治得到强化。中国文化以合和为特征,文字统一利于文化传承。历朝历代重视历史编撰、民间采风。又加上中国地域广阔、民族众多,从古至今积累了大量非物质文化遗产内容。在廖先生看来,如此丰富的内容反映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几个比较典型的特征。他认为,中华传统文明的高度发达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包罗广泛性,各民族长期交往的历史也决定了其多元杂糅性。同时,中央政权和民间势力构成的中国社会结构决定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朝野共享性。由于地域特征形成的大陆性文化,还赋予了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心发散和流播迁移的特性。最后,廖先生也指出了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遇到的问题。他明确表示,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中所包含的历史糟粕应予以分辨。

整场演讲,廖先生语言精练传神,又结合大量实地考察的图片,令在场听众大开眼界。演讲结束后,许多同学都兴致勃勃地围着廖先生请教问题。

本次讲座得到了机电工程学院的大力支持。

(素质教育与现代文化研究所供稿)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